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游牧文化旅游中饮食文化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游牧文化旅游相关的研究、开发、宣传及服务活动。
Title:Nomadic Cultural Tourism - Culinary Culture Termi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431-2018游牧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术语》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游牧文化旅游中饮食文化相关术语的标准。这一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游牧文化旅游中的饮食文化概念,为游牧民族地区的旅游服务提供标准化指导。
一、术语定义
1. 游牧饮食文化:指以游牧生活方式为基础,融合自然环境、民族习俗及历史传承所形成的饮食体系。本标准将游牧饮食文化定义为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包括食物本身,还涵盖了与之相关的制作工艺、食用习惯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内容。例如,传统的奶茶制作方法就体现了游牧民族对奶制品的利用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日常生活中注重营养搭配的理念。
2. 草原特色美食:是指那些源于草原生态环境,并且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菜肴或小吃。这类美食往往采用当地特有的食材,如牛羊肉、奶制品等,并结合独特的烹饪技艺制作而成。比如手把肉就是一道典型的草原特色美食,它通过简单的煮制方式保留了肉类原有的鲜美口感,同时展现了游牧民族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
二、重要条文解读
(1)关于“游牧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该部分内容强调了保护和弘扬游牧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求加强对传统游牧饮食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收集整理各类珍贵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鼓励创新与发展,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游牧饮食文化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此外,还特别提到要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机制,确保游牧饮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关于“游牧饮食文化的展示平台建设”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体验到真正的游牧饮食文化,本标准提出应积极构建多种形式的展示平台。这包括但不限于举办文化节庆活动、设立专题展览馆或者开发线上虚拟体验项目等方式。通过这些平台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从原材料采集到最终成品呈现整个过程的魅力所在,从而加深对游牧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三、总结
《DB15/T 1431-2018游牧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术语》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性技术规范,在促进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维护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通过对上述几个关键条款的理解与实践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游客满意度,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