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监控量测及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多年冻土区新建和改扩建的公路隧道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Tunnel in Permafrost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674-2018 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技术规范》是青海省针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隧道建设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1. 冻土稳定性分析:在设计初期需进行详细的冻土稳定性评估。根据第5.1.2条,必须考虑冻土的热力学特性及可能发生的融化现象,确保结构物基础埋深不小于设计冻结深度以下0.5米,并且应设置隔热层以减少外界热量传递。
2. 防排水系统设计:按照第5.2.3条规定,隧道洞口段应设置完善的防排水设施,包括截水沟、盲沟等,防止地表水渗入冻土层内,避免因水分积聚导致冻胀或融沉问题的发生。
施工阶段
3. 开挖方法选择:依据第6.1.4条内容,在多年冻土区采用台阶法开挖时,应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及时支护,防止围岩失稳。同时,对于软弱围岩地段可采取超前支护措施如管棚注浆加固等手段提高围岩强度。
4. 衬砌施工质量控制:参照第6.3.5条款,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变化,特别是在低温季节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新浇筑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此外,还需定期检查已完工程的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运营与维护
5. 监测体系建立:根据第7.1.2条要求,应对隧道周边环境及内部结构进行全面监控,主要包括气温、湿度、位移变形以及地下水位等参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6. 日常养护工作:遵循第7.2.4条指示,定期清理隧道内外积雪、冰凌,保持路面干燥清洁;检查各类机电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并对出现轻微损伤的部分及时修复,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摘录与解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相关规定,确保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的安全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