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兔屠宰检疫的术语和定义、检疫程序、检疫方法、结果处理及检疫记录。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兔屠宰检疫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abbit Slaughter Quarant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660-2018《兔屠宰检疫技术规范》是由青海省发布的关于兔屠宰检疫的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兔屠宰检疫的术语和定义、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等内容,适用于青海省行政区域内兔的屠宰检疫工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进行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屠宰检疫”是指在动物屠宰过程中实施的旨在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的检疫活动。这一定义强调了屠宰检疫的目的在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防止疫病通过食品链传播。
其次,关于检疫对象,标准列出了多种可能影响兔健康的疾病,如兔瘟、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兔的健康状况,还可能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检疫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每只待宰兔进行全面检查。
再者,对于检疫合格标准,标准指出只有那些经过临床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兔才能被判定为检疫合格。这意味着任何存在可疑症状或检测结果阳性的兔都不能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最后,关于检疫程序,标准要求从入场查验开始直至出证结束,每个步骤都必须严谨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入场前的资料审核、现场检查、样品采集与送检等环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应当遵循无害化处理原则,确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其他次生灾害。
综上所述,《兔屠宰检疫技术规范》(DB63/T 1660-2018)为青海省范围内开展兔屠宰检疫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当地兔肉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相关从业者应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