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用石灰改良重金属轻度污染酸性土壤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效果评价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农用石灰对重金属轻度污染的酸性土壤进行改良的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Lime to Amend Slightly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Acidic Soi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496-2018《农用石灰改良重金属轻度污染酸性土壤技术规程》是一项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合理使用农用石灰来改善土壤的酸碱平衡,同时降低重金属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危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因重金属轻度污染而呈酸性的农田土壤改良工作。这意味着它主要针对那些受到镉、铅、汞等重金属轻微影响,并且pH值较低(通常小于6.5)的土壤。
土壤检测与评估
在实施任何改良措施之前,需要对目标地块进行详细的土壤检测和评估。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重金属含量测定:确保重金属浓度不超过安全限值。
- 土壤pH值测量:了解当前土壤酸碱状况。
- 有机质含量分析:评估土壤肥力水平。
石灰选择与施用量计算
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石灰种类,并准确计算所需施用量。标准建议采用有效氧化钙含量较高的石灰产品以提高效率。具体的施用量应基于土壤初始pH值、目标pH值以及土壤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
施工方法
推荐采用机械翻耕的方式将石灰均匀撒布于地表后深翻入土。这样做可以保证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合,从而达到最佳改良效果。此外,在施用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过量施用,以免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后期管理
改良后的土壤需要定期监测其理化性质变化及作物生长情况。如果发现土壤再次趋于酸化,则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其他形式的污染。
注意事项
执行本标准时还需特别关注当地气候条件对改良效果的影响;对于敏感区域如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更要谨慎行事,确保不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以上是对DB51/T 2496-2018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