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移动监管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数据管理、安全要求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网格化移动监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Mobile Grid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484-2018《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移动监管建设规范》是四川省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移动监管体系建设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对提升基层监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监管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标准中规定了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应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结合地理、交通、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合理划分。每个网格需赋予唯一的编码,编码由行政区划代码、网格序号组成,确保唯一性和可追溯性。这一规定有助于实现监管责任的明确到人,避免监管盲区。
移动监管终端配置
对于移动监管终端的要求,标准指出设备应具备GPS定位、数据采集上传、信息查询等功能,并支持多种通信方式。此外,终端还需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防水防尘设计,以适应户外工作环境。这些配置能够保障监管人员在田间地头实时获取和更新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采集与传输
标准强调了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要求通过移动终端直接录入原始数据,减少中间环节可能产生的误差。同时,规定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包括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等措施,防止敏感信息泄露。这对于维护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培训与考核机制
为了保证网格化监管的有效实施,标准提出了定期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技术操作等多个方面;考核则从任务完成情况、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评定。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有效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以上是对DB51/T 2484-2018部分核心条款的理解与分析。该标准不仅为四川省构建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提供了指导,也为其他地区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监管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