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田福寿螺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稻田福寿螺的防治工作。
Title:Rice Field Apple Snail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稻田福寿螺防治技术规程》(DB51/T 2459-2018)是四川省针对稻田中福寿螺防治制定的地方标准。福寿螺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防治原则与目标
标准明确指出,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福寿螺密度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强调从源头上减少福寿螺的危害。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种植结构,避免单一作物连作。同时,要严格控制引种,禁止从疫区引进种苗或稻谷。在耕作过程中,采取深翻土地、平整田面等措施破坏福寿螺的栖息环境。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一是人工拾除,在清晨或傍晚时分,利用福寿螺喜潮湿的特点,集中捕杀成螺及卵块。二是设置围埂,在稻田四周修筑高度不低于30厘米的围埂,防止福寿螺爬入田间。三是灯光诱杀,利用福寿螺趋光性,在田边安装黑光灯诱集成螺后集中处理。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注重生态平衡。可以引入天敌如鸭子进入稻田放养,利用其喜食福寿螺的习性进行生物防控。此外,还可以使用寄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等对福寿螺进行生物防治,但需注意选择安全无害的生物制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作为辅助手段,在其他防治措施效果不佳时采用。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如茶籽饼等植物源农药。施药时间一般选在福寿螺活动旺盛期,通常为春季和秋季。施药方式可采用泼浇法或喷雾法,确保药物均匀覆盖整个稻田。
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于及时掌握福寿螺发生动态至关重要。定期巡查稻田,记录福寿螺数量变化情况,评估防治效果。当发现福寿螺密度超过阈值时,应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加大防控力度。
培训与宣传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农户对福寿螺危害的认识以及防治技能。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普及科学防治知识,增强农民参与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就是对《稻田福寿螺防治技术规程》(DB51/T 2459-2018)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广大农业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维护稻田生态健康,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