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桂花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桂花扦插育苗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Osmanthus by Cut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桂花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和指导桂花苗木的繁殖工作,确保苗木质量。以下为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1. 采穗母树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已开花结果的成年桂花树作为采穗母树。此条文强调母树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插穗的质量。健壮的母树能够提供更优质的遗传物质和更强的生命力。
2. 插穗采集时间
插穗应在春季新芽萌发前或秋季落叶后采集。此时植物体内营养积累丰富,有利于生根。不同季节采集插穗,其生理状态和环境适应性存在差异,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3. 插穗处理方法
剪取长度约8-15厘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保留顶部2-3片叶片,其余叶片剪除。下端切口应平滑并蘸取适量生根粉。插穗处理是扦插成功的关键步骤,平滑切口可减少感染风险,生根粉有助于促进不定根形成。
4. 基质准备与消毒
使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或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并在使用前进行高温蒸汽消毒以防止病菌滋生。基质的选择直接影响插穗的呼吸作用和水分吸收能力,而消毒则是避免病害传播的重要措施。
5. 扦插深度与间距
将插穗插入基质深度为插穗总长的1/3至1/2,株行距保持在5×10厘米左右。适当的扦插深度可以保证插穗稳定并利于生根,合理的间距则能有效利用空间同时便于后期管理。
6. 环境调控
扦插后需搭建遮阳网,保持空气湿度在80%以上,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够加快插穗愈合和生根速度,同时减少水分蒸发和病害发生几率。
7. 日常管理
定期检查插床,及时清除杂草和病弱苗,适时喷洒叶面肥补充养分。良好的日常管理是保障扦插成活率的基础,通过精细化操作可以显著提高育苗成功率。
遵循上述规程,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能够有效提升桂花扦插育苗的技术水平,培育出优质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