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燕麦叶斑类病害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及生物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燕麦种植区叶斑类病害的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Oat Leaf Spot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401-2018燕麦叶斑类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燕麦叶斑病害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本部分明确了“叶斑病”、“综合防控”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叶斑病”被定义为由真菌、细菌或病毒引起,主要影响燕麦叶片健康的病害类型。明确这些术语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统一认识,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执行错误。
2. 防控原则:规程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灌溉以及及时监测预警等内容。比如,在选用抗病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病害流行特点选择适合的燕麦品种,以提高作物自身的抵抗力。
3. 农业防治措施:这部分详细规定了如何通过调整种植方式来减少病害发生。如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制度,避免连作;深耕翻土,破坏病原物越冬场所;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性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4. 化学防治方法:规程指出,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处理。但需注意药剂的选择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和次数施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建议采用生物农药作为替代方案之一。
5. 物理机械防治手段:对于已经发病较重区域,则可以通过修剪病残组织、清除田间杂草等方式切断传播途径。此外还可以利用紫外线灯诱杀害虫载体等方法辅助控制病情发展。
6.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为了更好地掌握病害动态变化情况,规程要求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调查统计工作,并结合气象资料预测未来趋势。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立即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应对。
7. 培训教育活动开展:最后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及农户的知识普及力度,让他们充分了解该规程的内容及其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整个防控过程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DB15/T 1401-2018》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燕麦叶斑类病害综合防控策略,在实际应用当中应当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各项措施,确保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