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燕麦田杂草防除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施药时机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燕麦种植区的杂草防除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ed Control in Oat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400-2018《燕麦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燕麦田杂草防除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燕麦田杂草的种类、防除原则、方法以及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提高燕麦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燕麦田杂草的种类及危害程度。根据标准内容,燕麦田常见的杂草包括狗尾草、藜、苘麻等,这些杂草会与燕麦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影响燕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及时有效的杂草防除工作至关重要。
其次,标准提出了杂草防除的基本原则: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三是安全高效,经济环保。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模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除措施,避免盲目用药造成环境污染或人畜中毒。
再者,标准详细规定了化学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推荐使用的除草剂有精喹禾灵、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等,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不得随意加大用量。同时,在喷洒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药液漂移影响周边作物。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非化学防治手段的重要性。如采用机械除草、人工拔草等方式清除零星杂草;通过轮作倒茬、合理密植等农业措施减少杂草滋生机会;利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等抑制某些特定杂草生长。
最后,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调查燕麦田内杂草发生情况,评估防除效果,并据此调整后续管理策略。对于新出现的难治性杂草种类,应及时上报并开展科学研究,寻求有效解决方案。
总之,《燕麦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出发,为保障燕麦生产安全稳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相关人员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其核心精神,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促进当地燕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