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与职责、采购与存储、使用与管理、废弃物处置、应急与培训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Title:Laboratory Hazardous Chemicals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Part 2: Gener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91.2-2018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中关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规范,尤其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实验室管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与验收
根据标准要求,学校在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并且要严格审查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和标签信息。在验收环节,必须核对品名、规格、数量以及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
2. 储存管理
危险化学品应当按照其性质分区分类存放,比如易燃物、氧化剂等需要分开保管。此外,还要求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包括入库日期、使用情况及库存量等信息。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条件下的保存(如低温或避光),也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 废弃物处理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化学品不得随意丢弃,而是应该集中收集后交由专业机构处置。学校需制定专门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4. 人员培训与应急措施
所有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一旦发生泄漏或其他紧急状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行动减少损失。因此,除了日常教育外,还应组织模拟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5. 监督检查机制
学校管理层需定期开展内部自查工作,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同时也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来进行外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系。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单介绍,实际上它涵盖了从采购到报废全过程的诸多细节规定。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要求,不仅能够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也有利于促进校园内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