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的术语和定义、化学成分、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流动性及其他技术要求,同时明确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增材制造工艺制备金属零部件所使用的铝合金粉末材料。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luminum Alloy Powder Used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H43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MRS 001-2023《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是针对增材制造领域中铝合金粉末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次解读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颗粒尺寸分布”这一关键指标的变化及其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颗粒尺寸分布的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了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范围,并未给出具体的粒度分布曲线要求。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对D10、D50、D90三个关键点的具体数值要求以及对应的粒度分布曲线图示例。这意味着生产厂商需要更精确地控制粉末颗粒的大小分布,以确保其适合特定的增材制造工艺需求。
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使用该标准评估某批次铝合金粉末时,首先应通过激光衍射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测量得到完整的粒度分布数据。然后对照新版标准中的具体数值要求检查是否符合标准。如果发现某些颗粒尺寸超出允许范围,则需调整生产工艺参数,如优化雾化条件或筛选工序等,直至满足新的标准要求为止。
此外,在选择合适的铝合金粉末时也应当考虑其颗粒尺寸分布特性与预期应用之间的匹配程度。比如,在高精度零件制造中可能更倾向于选用粒径均匀且集中在较小范围内的粉末;而对于较大尺寸部件,则可以接受一定程度上较宽泛的粒径分布,以便提高材料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总之,《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的新版标准通过对颗粒尺寸分布更加严格的规定,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控制水平,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