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台乌药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台乌药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iantai Wu Ya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天台乌药是浙江省天台县的特色中药材,其生产技术规程DB33/T 696-2018对规范化种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品种选择方面,规程要求选用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种子需来源于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这有助于保证种质纯正,提高产量和品质。
对于种苗培育,规程规定应采用组织培养或扦插方式繁殖。苗床土壤要疏松肥沃,pH值保持在5.5-6.5之间。移栽时株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确保通风透光条件良好。
在田间管理上,规程强调每年至少中耕除草三次,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尤其要注意钾肥的施用。
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综合防控措施,包括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农业手段,以及生物农药的应用。化学农药仅作为应急处理手段,且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采收环节,规程建议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挖时注意保护地下根茎不受损伤。加工过程中要避免日晒雨淋,确保药材干燥均匀。
这些条文为天台乌药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药材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严格执行规程不仅能够保障药材安全有效,还能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