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质量的评价指标、检测方法和评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质量的评价。
Title:Corn Straw Square Baler Oper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作业质量评价规范》(DB22/T 2820-2017)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评估玉米秸秆方捆打捆机的作业质量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以下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方捆方式进行收集、压缩、成型的打捆机设备。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其在特定类型的打捆机上具有指导意义。
2. 技术要求
# 2.1 性能指标
- 捡拾效率:要求捡拾器能够高效地将地表上的玉米秸秆拾取起来,捡拾率应不低于95%。
- 压缩比:指单位体积内秸秆密度的变化情况,压缩比应达到设计值±5%,保证捆包紧实度。
- 捆包尺寸稳定性:每个捆包长宽高误差不超过±3%,确保运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 故障率:每小时作业时间内的非计划停机次数不得超过一次,降低因设备故障带来的生产中断风险。
# 2.2 安全性能
- 防护装置完整性:所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部位均需安装有效的防护罩或警示标志。
- 紧急停止按钮:机器必须配备易于操作且位置明显的紧急停止开关,在发生意外时可迅速切断电源。
3. 检测方法
# 3.1 性能检测
- 使用称重法测定捡拾效率,通过对比实际收集量与理论值来计算捡拾率。
- 对压缩比的测量则需要借助专业的计量工具,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多次测试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 测量捆包尺寸时需使用精度较高的尺子,并记录下每次操作后的数据。
# 3.2 安全检查
- 观察并记录防护装置的状态是否完好无损。
- 模拟紧急状况按下停止按钮,验证其响应速度及效果。
4. 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了一套全面涵盖上述各方面因素的评分系统,总分为100分,其中性能占60分,安全占40分。根据得分高低将作业质量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便于使用者直观了解设备运行状态。
以上就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的条文及其详细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