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菌种制备、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香菇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iitak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651-2018香菇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香菇栽培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香菇的标准化生产。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菌种选择与质量要求
规程明确规定菌种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菌种的质量需符合GB 19169的要求,即菌丝生长旺盛、无杂菌污染、无病虫害。在实际操作中,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菌种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品质。
2. 栽培场所的选择与准备
栽培场所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pH值在5.5至7.0之间。栽培前应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处理,清除杂草和病残体,并做好保温保湿措施。这些准备工作为香菇菌丝体的良好发育提供了基础保障。
3. 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主要由木屑、稻草等原料组成,需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氮源(如麸皮)和磷钾肥。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pH值调整至5.5-6.5。合理的培养料配方能够满足香菇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促进其健康快速成长。
4. 接种与发菌管理
接种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接种室干净整洁。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发菌室内,在温度20℃-25℃条件下培养。期间要注意定期检查,防止出现污染现象。良好的发菌管理有助于提高出菇率和商品价值。
5. 出菇期管理
当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时即可采收。此阶段需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白天温度控制在10℃-15℃,夜间降至5℃-10℃;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此外还需注意光照强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品质。
通过以上几点关键环节的有效实施,可以显著提升香菇栽培的成功率及经济效益。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参照本规程开展生产活动,共同推动香菇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