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生儿护理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技术规范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
Title:Specification for Neonatal Nursing Ope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679-2018新生儿护理操作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技术标准,旨在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以下将对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新生儿喂养方面,该标准强调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标准指出,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一般应在出生后半小时内进行第一次哺乳。这是因为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同时,标准还要求医护人员要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确保婴儿能够充分吸吮,避免因错误喂养导致的窒息或呛奶现象。
其次,在新生儿日常护理中,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标准的规定,新生儿居住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2℃至26℃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范围内。这样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维持新生儿体温稳定,防止因过冷或过热引发的身体不适甚至疾病。此外,还需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到婴儿身上。
再者,关于新生儿皮肤护理,标准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红疹等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清洁用品为新生儿洗澡,并且每次更换尿布时都要彻底清洗臀部,涂抹适量护臀膏以预防尿布疹的发生。同时,要定期修剪新生儿指甲,防止其抓伤自己。
另外,标准也对新生儿睡眠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新生儿每天需要大约16-18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应当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强光直射以及噪音干扰。同时,要采用仰卧位睡觉的方式,这有助于减少突发性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
最后,标准特别强调了新生儿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确保床铺周围没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小物件;检查所有使用的婴儿用品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且在抱持新生儿时要始终支撑好头部和颈部等关键部位,以防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DB13/T 2679-2018新生儿护理操作规范》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新生儿护理工作,为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每一位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循这些规定,以确保每个小生命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