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资源河灯制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制作工艺流程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资源河灯的传统制作技艺及相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Making Skills of Ziyuan River Lanterns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资源河灯制作技艺规程》(DB45/T 1611-2017)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资源县传统手工艺——河灯的制作过程。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选择上,标准明确规定了河灯所使用的纸张应为无荧光剂添加的纯白纸,且厚度需控制在0.1至0.15毫米之间。这不仅保证了河灯的安全性,也确保其在水中长时间漂浮而不易破损。此外,对于竹签的要求是选用生长三年以上的毛竹,并经过高温蒸煮处理以防腐朽。
其次,在结构设计方面,标准强调河灯的整体高度应在30至50厘米范围内,底部直径不得小于15厘米。这样的尺寸设定既便于携带又符合美观要求,同时要求每个河灯至少配备四个支撑脚,以增加稳定性,防止倾倒。
再者,关于装饰部分,标准指出可以使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彩绘,但禁止使用任何化学颜料。并且,所有装饰物如花瓣、丝带等都必须牢固粘贴,避免在水中脱落造成环境污染。
最后,成品检测环节中,标准特别提到每批次产品都需要随机抽取样品进行燃烧试验,确保在点燃后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同时,还规定了河灯在静水中的漂浮时间不少于2小时,动态水流中不少于1小时的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资源河灯制作技艺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管理,而且充分考虑到了环保与安全两大核心要素,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