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桉树人工林生态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营林措施、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及监测与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桉树人工林生态管理技术规范》(DB44/T 2122-2018)是广东省地方性标准,主要规定了桉树人工林在种植、抚育、采伐等环节中的生态管理要求。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管理。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即仅限于以木材生产为目的的人工林,并且是在广东省范围内实施。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些关键术语如“生态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例如,“生态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维持或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3. 造林前准备
在造林前需要对土壤条件进行调查评估,并根据结果选择适宜的树种及配置方式。同时要求保留一定比例的原生植被作为缓冲带,以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措施旨在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4. 抚育管理
抚育期间应定期监测林分生长状况,及时清除杂草灌木,并合理安排施肥灌溉工作。此外还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提倡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治理。这样做可以有效促进树木健康成长同时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5. 采伐更新
当达到预定轮伐期时可进行采伐作业,但必须遵循可持续原则,确保新造幼苗能够顺利成长起来。对于采伐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比如可以通过堆肥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再利用。
6. 监测与评价体系建立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监测与评价体系对于长期跟踪评估整个项目实施效果至关重要。包括但不限于设立固定样地记录数据变化趋势;开展公众参与度调查了解社会反馈意见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调整策略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需求。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部分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