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空间数据交换的基本原则、内容、格式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及维护过程中涉及的空间数据交换活动。
Title:Basic Rules for Spatial Data Exchange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642-2018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空间数据交换基本规则》是一项专门规范地理信息空间数据交换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数据格式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空间数据应采用GML(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作为基础数据格式。GML是一种基于XML的语言,能够描述地理空间特征及其属性。采用GML可以确保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具有互操作性,同时支持复杂的空间数据结构表达。
数据编码规范
在数据编码部分,标准强调所有要素必须遵循ISO 19107:2003《地理信息——空间模式》中的几何模型定义。这意味着无论是点、线还是面等地理要素,都需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构建其几何形状和拓扑关系,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元数据要求
元数据是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要求每份空间数据集都必须包含符合ISO 19115:2003《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元数据记录。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来源、更新时间、投影方式、分辨率等信息,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全面了解数据背景及适用范围。
数据质量控制
为了保障数据质量,标准提出了多项检查措施。例如,对于矢量数据,需要验证几何对象是否闭合、是否存在自相交等情况;对于栅格数据,则需确认像素值的有效性以及边界完整性。此外还特别指出,在进行数据转换或集成时,要保持原始数据的精度损失最小化。
安全与隐私保护
鉴于地理信息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传输和访问控制的重要性。建议使用HTTPS协议加密数据传输,并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以上就是对《DB63/T 1642-2018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空间数据交换基本规则》中几个核心条款的具体解析。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高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效率,也为维护数据质量和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