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设置原则、设置条件、设置要求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道路范围内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规划、设计与管理。
Title:Setting Specifications for On-street Motor Vehicle Parking Spaces in Urban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9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778-2018《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设置规范》是由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设置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路内停车泊位”、“路缘石”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例如,“路内停车泊位”是指在城市道路上划设的用于停放机动车辆的空间。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对停车泊位的理解,确保后续条款实施的一致性。
设置原则
1. 安全性:停车泊位的设置应优先考虑行人、非机动车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例如,在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区域,应避免在人行道或盲道附近设置泊位。
2. 便利性:停车泊位的位置应当方便驾驶员进出,并且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比如,在商业区可以适当增加靠近出入口的泊位数量。
3. 经济性与合理性:合理规划泊位数量,既要满足停车需求又要避免资源浪费。特别是在住宅区周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泊位密度。
技术要求
- 宽度与长度:标准规定了标准停车泊位的具体尺寸,包括宽度不得小于2.5米,长度不得小于6米等具体数值。此外还提到特殊情况下如公交车站附近时需调整相应参数。
- 标志标线:所有停车泊位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施划清晰可见的地线标志,并标明方向箭头指示车辆停放方向。
- 无障碍设施:对于设有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要求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强调要保证轮椅使用者能够顺利接近并使用车位。
禁止事项
明确规定了一些不允许设置停车泊位的情形,比如交叉路口、公交站点前后30米范围内禁止设置;此外还包括桥梁、隧道进出口处等危险地段也不允许设立此类设施。
检查维护
最后还提出了定期检查维护制度,要求管理部门至少每季度一次对已有的停车泊位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修复,以确保其正常使用状态符合安全规范。
以上就是对DB12/T 778-2018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度解析。此标准不仅适用于天津市辖区内的城市道路路内停车管理,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