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面微表处的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各级公路的微表处工程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icro-surfacing on Highway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4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编号DB35/T 1721-2017)于2017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公路路面微表处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材料选用方面 第4.1.1条规定 微表处所用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必须使用符合规范的乳化沥青 水泥 矿料等材料 这一点强调了原材料质量的重要性 因为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微表处的整体性能 特别是乳化沥青的粘度和稳定性 更是影响施工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于配合比设计 第5.1.2条指出 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交通量 路面状况等因素确定 并通过试拌试铺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这一规定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路段由于交通流量和路面病害情况不同 需要针对性地调整配合比 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施工工艺方面 第6.2.3条要求 微表处摊铺时应确保均匀连续 不得出现漏铺或过厚现象 同时应在适宜温度下完成施工 一般情况下气温不应低于10℃ 这是为了保证混合料的粘结力和成型质量 另外还规定了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 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以确保微表处充分固化
质量检验方面 第8.0.1条明确 微表处完工后应对厚度 密度 抗滑性能等指标进行检测 对于厚度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 密度不低于95% 抗滑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这些具体量化指标为验收提供了明确依据 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预期
此外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安全环保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减少噪音粉尘等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施工人员需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确保作业安全
总之 DB35/T 1721-2017标准从材料选择 到配合比设计 再到具体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都做了详尽的规定 为福建省内公路路面微表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 对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