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交通
  • DB35T 1721-2017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DB35T 1721-2017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施工技术标准
    14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2.8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面微表处的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各级公路的微表处工程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icro-surfacing on Highway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4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 封面预览

    DB35T 1721-2017 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公路路面微表处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编号DB35/T 1721-2017)于2017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公路路面微表处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材料选用方面 第4.1.1条规定 微表处所用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必须使用符合规范的乳化沥青 水泥 矿料等材料 这一点强调了原材料质量的重要性 因为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微表处的整体性能 特别是乳化沥青的粘度和稳定性 更是影响施工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于配合比设计 第5.1.2条指出 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交通量 路面状况等因素确定 并通过试拌试铺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这一规定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路段由于交通流量和路面病害情况不同 需要针对性地调整配合比 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施工工艺方面 第6.2.3条要求 微表处摊铺时应确保均匀连续 不得出现漏铺或过厚现象 同时应在适宜温度下完成施工 一般情况下气温不应低于10℃ 这是为了保证混合料的粘结力和成型质量 另外还规定了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 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以确保微表处充分固化

    质量检验方面 第8.0.1条明确 微表处完工后应对厚度 密度 抗滑性能等指标进行检测 对于厚度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 密度不低于95% 抗滑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这些具体量化指标为验收提供了明确依据 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预期

    此外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安全环保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减少噪音粉尘等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施工人员需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确保作业安全

    总之 DB35/T 1721-2017标准从材料选择 到配合比设计 再到具体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都做了详尽的规定 为福建省内公路路面微表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 对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42T 1321-2017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编制与使用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