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灵芝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栽培方式、菌种制备、培养料配方、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灵芝的人工栽培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anoderma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63.3-2017灵芝栽培技术规范》是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该标准对灵芝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标准中要求灵芝栽培场所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源清洁且无污染的地方。具体来说,栽培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8℃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到95%范围内。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确保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
2. 培养基制备:对于培养基的选择,建议使用木屑、稻草等天然材料作为主要成分,并加入适量的麸皮或米糠来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此外,在配制过程中还需注意调整pH值至适宜范围(一般为5.5-6.5),以促进灵芝菌种的良好繁殖。
3. 接种与管理:当灵芝菌袋内长满白色菌丝后即可进行接种操作。接种时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杂菌感染。同时,在后续管理阶段要定期检查菌袋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如污染等问题。
4. 出菇管理:为了促使灵芝顺利出菇,需要逐步降低培养室内温度至20℃左右,并增加通风量以维持良好的空气流通状况。此外,还需适当减少光照强度直至完全黑暗,这样可以刺激灵芝形成子实体。
5. 采收与加工:当灵芝盖边缘变薄且颜色加深时即达到最佳采摘时机。采收后的灵芝应及时清洗干净并晾干水分,然后按照需求采用烘干或者冷冻干燥等方式进行进一步加工保存。
以上就是关于《DB35/T 163.3-2017灵芝栽培技术规范》中部分关键内容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