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光肩星天牛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调查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359-2018《光肩星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光肩星天牛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防治原则
标准指出,防治光肩星天牛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要注重对已经发生虫害区域的处理,还要提前采取措施防止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监测与预警
标准强调了监测的重要性,要求定期巡查林区,及时发现光肩星天牛的活动迹象。一旦发现成虫或幼虫的存在,应及时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此外,还建议利用信息素诱捕器等工具来提高监测效率。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包括人工捕捉成虫、刮除树干上的产卵刻槽以及清理受害严重的树木。这些措施简单有效,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在成虫羽化期,应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集中捕杀。
化学防治
对于化学防治,标准推荐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遵守施药的安全间隔期。喷雾法是最常用的施药方式之一,但在使用时要注意风向和天气条件,避免药剂飘移影响非目标生物。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友好的选择,标准提倡释放天敌如花绒寄甲等来控制光肩星天牛的数量。同时,也可以通过种植抗性强的树种来减少虫害的发生几率。
林业管理措施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也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建议合理调整林分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同时注意改善土壤条件,增强树木自身的抵抗力。
以上内容基于DB15/T 1359-2018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