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风沙区农田土壤培肥、深松和留茬的技术要求与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风沙区农田土壤改良及可持续耕作技术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oil Fertilization, Deep Loosening and Stubble Retention in Farmland of Sandy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352-2018《风沙区农田土壤培肥深松留茬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风沙区农田土壤改良和培肥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风沙区的农田土壤培肥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限制和适用对象,为风沙化严重的地区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深松”、“留茬”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例如,“深松”是指在不翻动土层的情况下,通过机械作业加深耕作层深度,改善土壤结构。这一定义有助于操作人员准确理解技术要求。
3. 深松作业要求:规定了深松作业的深度应达到30-40厘米,并且要保持行距均匀,避免损伤作物根系。这样的深度能够有效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4. 留茬高度:要求作物收获后留茬高度控制在15-20厘米之间。合理的留茬高度既能保护地表免受风蚀,又能为后续耕作提供良好的覆盖物。
5. 施肥建议:推荐结合深松作业施用有机肥料,每公顷施用量不低于30吨。有机肥能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实现长期的土壤培肥效果。
6. 轮作制度:提倡实行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并增加土壤氮素含量。这种轮作方式符合生态农业的原则,有助于维持土壤健康。
7. 监测与评估:强调定期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情况,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及养分水平等指标。通过科学的数据支撑来调整后续管理措施,确保持续有效的培肥效果。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