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健用品改善皮肤瘙痒功能的检验方法和评价程序。本文件适用于保健用品改善皮肤瘙痒功能的检测与评价。
Title:Health care products - Functional evaluation procedure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7: Test method for skin itching improvement fun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97.7-2017 保健用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第7部分:改善皮肤瘙痒功能检验方法》是一项专门用于评估改善皮肤瘙痒功能的保健用品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改善皮肤瘙痒为主要功能的保健用品的功能学评价与检验。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其仅针对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皮肤瘙痒”、“改善皮肤瘙痒功能”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皮肤瘙痒”被定义为一种主观感觉,表现为皮肤不适感,需要通过客观指标加以验证。而“改善皮肤瘙痒功能”则指产品能够减轻或消除这种不适感的能力。
3. 试验设计
- 受试者选择:要求受试者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且患有轻度至中度皮肤瘙痒症状至少一周以上。这一规定保证了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对照组设置:需设立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以便对比分析产品的实际效果。
- 随机分组:所有受试者应按照随机原则分配到不同组别,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结果。
4. 观察指标
主要包括主观评分(如瘙痒程度评分)、生理参数测量(如皮肤pH值、皮脂分泌量)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内容。这些指标的选择综合考虑了主观感受与客观事实两方面的信息来源。
5. 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如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是否显著,并计算效应大小来衡量干预措施的效果强度。同时强调了样本量估算的重要性,确保有足够的统计效能支持结论成立。
6. 报告撰写要求
报告应当包含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及讨论五个部分。特别指出对于任何异常发现都必须如实记录并解释原因,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
以上就是对DB22/T 397.7-2017中部分核心内容的具体阐述。这项标准不仅为相关产品研发提供了指导框架,也为质量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