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健用品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的程序与检验方法,包括试验设计、操作步骤、结果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保健用品的安全性评估及毒理学研究。
Title:Healthcare Products -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Procedure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2: Acute Dermal Toxicity T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96.2-2017《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 第2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是吉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保健用品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的开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保健用品的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明确了试验对象为各类保健用品。此范围定义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试验方法适用于相关产品。
2. 试验目的
目的是评估保健用品通过皮肤接触对健康的影响程度,确定其LD50值(半数致死剂量)。这一指标对于判断产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3. 实验动物选择
标准要求使用健康的成年大鼠或家兔作为实验动物。这些动物因其生理特性接近人类,在毒理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同时,需保证动物体重符合规定范围,并且健康状况良好。
4. 试验方法
- 受试物制备:受试物应按照实际使用条件配制,确保其浓度和形式与实际应用一致。
- 染毒方式:将受试物涂抹于剃毛后的背部皮肤上,覆盖一定面积并用纱布固定。此过程模拟了日常生活中产品可能接触到皮肤的情景。
- 观察时间:在染毒后分别于第1、2、7天观察动物的反应情况,记录任何异常表现。
5. 结果判定
根据动物死亡率来判断急性经皮毒性强度等级。如果死亡率超过50%,则认为该物质具有较高毒性;反之,则毒性较低。此外还需全面分析所有存活动物的身体状况变化。
6. 报告撰写
报告内容应包括试验背景、方法描述、数据记录以及最终结论等部分。特别强调要客观公正地反映整个试验过程及结果,以便后续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对DB22/T 396.2-2017中几个核心条款的重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