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的基本程序、试验项目选择原则及评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健用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Title:Healthcare Products -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Procedure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1: Evaluation Proced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96.1-2017《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 第1部分:评价程序》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保健用品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在吉林省区域内生产或销售的保健用品的毒理学评价。这一条款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边界,确保了评价工作的地域性和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保健用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产品,而“毒理学评价”则是通过一系列试验评估产品对人体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及其潜在风险的过程。
3. 评价原则: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要求评价过程遵循国际通用准则,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此外,还应考虑产品的预期用途、使用方式以及消费者群体的特点等因素。
4. 评价内容:
- 急性毒性试验:用于检测短期内摄入一定剂量后是否会引起不可逆损害。
- 皮肤刺激性和腐蚀性试验:判断产品接触皮肤时是否会导致刺激反应或组织损伤。
- 眼刺激性和腐蚀性试验:评估产品对眼睛的影响程度。
- 致敏试验:确定产品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
- 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长期低剂量暴露下可能出现的毒性效应。
- 遗传毒性试验:检查产品是否具有致突变潜能。
-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探究产品对生殖系统及胎儿发育的影响。
- 致癌试验:研究产品是否具备致癌性。
5. 样品准备与管理:规定了样品采集、储存条件以及标识要求等内容,以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
6. 结果分析与报告撰写:要求根据各项测试结果综合判断产品的安全性等级,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备案。报告需包含基本信息、实验设计、执行情况、数据分析结论等部分。
7. 监督与管理:明确了各级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以及生产企业各自的责任义务,旨在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以上是对DB22/T 396.1-2017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