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纳米二氧化钛和硅藻土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及其他相关领域。
Title:Nanometer Titanium Dioxide Diatomite Composite Photocatalytic Mate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Z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736-2017 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标准详细解读
该标准规定了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为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以纳米二氧化钛和硅藻土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种具有光催化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
解读:这一定义明确了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特性,强调了其光催化功能,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技术要求
1. 外观:应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无可见杂质。
解读:外观要求直接反映了材料的纯度和加工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
2. 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应不低于90%。
解读:光催化活性是衡量材料性能的核心指标,该指标确保了材料具备高效的污染物降解能力。
三、试验方法
1. 光催化活性测试:采用紫外光照射法,使用亚甲基蓝溶液作为测试对象,记录溶液颜色变化,计算降解率。
解读:此方法科学严谨,能够准确反映材料的实际光催化效果,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手段。
四、检验规则
1. 检验分类: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解读:出厂检验确保每批次产品符合基本质量要求,型式检验则全面评估产品的综合性能,二者结合保障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应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解读:明确的标志有助于用户了解产品信息,便于使用和管理,同时也有利于产品的追溯和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DB22/T 2736-2017 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该类材料的生产、检测和应用,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