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DB22T 2732-2017 黑胸扁叶甲防治技术规程

    DB22T 2732-2017 黑胸扁叶甲防治技术规程
    黑胸扁叶甲防治技术农业害虫田间管理农药使用
    14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0.5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胸扁叶甲的防治技术,包括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黑胸扁叶甲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Chalepophyllus Melanogas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 封面预览

    DB22T 2732-2017 黑胸扁叶甲防治技术规程
  • 拓展解读

    《DB22/T 2732-2017黑胸扁叶甲防治技术规程》是吉林省针对黑胸扁叶甲制定的地方标准,该虫害主要危害玉米等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以下是对规程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监测与预警

    规程指出要建立长期监测体系,在黑胸扁叶甲发生区域设置固定样点,定期调查成虫数量和分布情况。当连续5天内平均每株玉米有5头以上成虫时,应发布预警信息。这有助于提前做好防控准备,避免虫害扩散。

    二、农业防治

    要求合理布局种植结构,避免连作;选用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虫源基数。特别是秋季收获后要及时深翻土壤,将越冬成虫埋入土层深处,降低越冬存活率。

    三、物理机械防治

    提倡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30-50亩安装一盏,悬挂高度1.5米左右。还可在成虫羽化高峰期设置糖醋液诱捕器,每公顷放置50-80个,有效减少田间虫口密度。

    四、化学防治

    规定了药剂选择、施药时间和方法。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等药剂,于成虫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施药最佳。施药时要均匀周到,重点喷雾植株顶部叶片背面及心叶部位。

    五、生物防治

    鼓励释放丽蚜小蜂等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同时可利用微生物农药如白僵菌制剂进行防治,既环保又安全。

    六、综合防治

    强调要将上述多种防治措施有机结合,构建综合治理体系。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特点灵活调整方案,提高防控效果。

    七、培训与宣传

    要求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普及科学防治知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八、档案管理

    明确规定要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的记录,包括监测数据、防治时间、用药种类和剂量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九、效果评估

    每年应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技术规程内容,确保持续有效控制黑胸扁叶甲的危害。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22T 2733-2017 胡桃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