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螟发生的气象等级指标、评估方法和预报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玉米螟发生气象等级的评估与预报。
Title:Corn Borer Occurrence Meteorological Grade DB22T 2729-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729-2017《玉米螟发生气象等级》是一项地方性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吉林省地区通过气象条件预测玉米螟的发生情况。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玉米螟发生气象等级的评估与预报工作。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吉林省的农业环境,为当地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科学依据。
2. 术语和定义:
- 玉米螟:指危害玉米植株的主要害虫之一,包括亚洲玉米螟等种类。
- 气象因子:影响玉米螟发生发展的各种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3. 气象等级划分:
- 根据气温、相对湿度及降雨量等因素将玉米螟的发生风险划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三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 低度:适宜玉米螟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较少,害虫数量少且分布稀疏。
- 中度:有一定的适宜条件,可能导致局部地区出现较严重的玉米螟危害。
- 高度:具有非常适宜的气象条件,可能引发大范围的严重玉米螟危害。
4. 观测方法:
- 温度监测:利用自动气象站记录日平均气温,并分析其对玉米螟卵孵化期、幼虫发育期的影响。
- 湿度监测:通过湿度计测量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判断是否有利于玉米螟产卵和繁殖。
- 降水监测:统计月累积降水量,了解降水对玉米螟生存环境的影响。
5. 预警机制:
- 当预测到高度或中度风险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物理防治(如灯光诱杀)或化学防治措施,以减少玉米螟的危害程度。
6. 注意事项:
-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田间调查数据来验证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不同年份间气象条件变化较大,因此每年都需要重新校正模型参数。
以上内容是基于DB22/T 2729-2017标准制定的重要条文及其深度解析。此标准为有效防控玉米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吉林省玉米种植业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