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2586-2023 港口岸电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港口岸电系统的接入电网技术要求,提升港口电气化水平,促进绿色港口建设。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23年实施以来,对我国港口岸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港口岸电系统是指为停靠在港口的船舶提供电力供应的设施,替代传统的船舶辅机发电方式。通过使用岸电,可以有效减少船舶在港期间的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噪音污染,改善港口环境质量。因此,岸电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DLT 2586-2023》标准涵盖了港口岸电系统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包括系统配置、接入方式、电压等级、频率范围、功率因数、谐波抑制、保护装置等方面的内容。标准明确了岸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接口技术规范,确保岸电系统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接入电网。
在系统配置方面,标准规定了岸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电源侧设备、配电设备、控制设备以及通信系统等。同时,对不同规模的港口岸电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参数要求,以适应各类港口的实际需求。
在接入方式上,标准提出了多种接入方案,包括直接接入、通过变电站接入以及通过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根据港口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有助于提高岸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关于电压等级和频率范围,标准规定了岸电系统应满足的电网电压和频率要求,确保岸电设备能够与电网正常协调运行。同时,对电压波动和频率偏差进行了限制,以保障供电质量。
在功率因数方面,标准要求岸电系统具备一定的无功补偿能力,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损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此外,还对谐波电流的含量进行了限制,防止岸电系统对电网造成不良影响。
保护装置是岸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对继电保护、自动控制、故障切除等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合理的保护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故障扩大,保障电网和岸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DLT 2586-2023》还强调了岸电系统的通信与监控功能,要求岸电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能力,以便于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仅为港口岸电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也为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进一步推动岸电系统的规范化发展,提高港口的绿色化水平。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港口岸电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DLT 2586-2023》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将在推动我国港口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