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2347-2021 电能表回收处置技术规范》是由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电能表在使用结束后回收和处置的技术流程。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电能表的回收、运输、存储及无害化处理等环节,为电力企业及相关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电能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计量设备,其使用寿命通常为5至10年。随着技术进步和电网改造,大量旧电能表被更换并退役。若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回收与处置,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明确了电能表回收处置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环保、可追溯性和资源化利用等。要求在回收过程中,必须确保电能表的安全拆卸和运输,防止在操作中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应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对于含有有害物质的电能表部件,需按照相关环保法规进行分类处理。
在具体实施方面,《DLT 2347-2021》规定了电能表回收的流程,包括信息登记、分类、拆解、检测、储存和最终处置等步骤。每一步都需要详细记录,确保全过程可追溯。此外,标准还强调了电能表回收后的再利用价值,鼓励对可回收材料进行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该标准还对电能表回收处置单位提出了资质和技术要求,要求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设备条件和管理能力。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和设备,提升回收效率和安全性。
在环境保护方面,《DLT 2347-2021》特别强调了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规范,要求电能表回收处置过程中不得随意丢弃或焚烧,应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含铅、镉等有害物质的部件,应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此外,该标准还涉及电能表回收处置的信息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实现对回收电能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有助于提高回收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也为后续的政策制定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总体来看,《DLT 2347-2021 电能表回收处置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电能表的回收和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它不仅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也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