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2316-2021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再退役技术条件》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在电力储能系统中进行梯次利用及再退役的技术要求。该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电池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储能系统中使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首次使用结束后,经过性能评估和技术处理后,用于其他非原设计用途的二次应用,即所谓的“梯次利用”。同时,也涵盖了这些电池在最终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再退役流程和管理要求。
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电池的性能评估、安全测试、拆解回收、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数据记录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对电池的健康状态(SOH)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适合进行梯次利用。评估指标包括容量衰减、内阻变化、循环寿命等关键参数。
在安全测试方面,标准规定了电池在梯次利用前必须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如热失控测试、机械冲击测试、振动测试等,以确保其在新的应用场景中的安全性。此外,还对电池的包装、运输和存储提出了具体要求,防止因不当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在拆解回收环节,标准强调了对电池进行环保、高效的拆解工艺,并提出对可回收材料进行分类处理,以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同时,对电池的有害物质含量进行了限制,确保在回收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环境影响评价部分要求在电池梯次利用和再退役过程中,对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这有助于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
数据记录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对电池的使用历史、性能变化、维护记录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追溯。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提升电池的使用效率,也为政策制定和技术改进提供了依据。
DLT 2316-2021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也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明确的指引。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通过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