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2251-2021 次同步振荡监测与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和指导电力系统中次同步振荡的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该标准适用于发电厂、输电系统以及相关电力设备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次同步振荡是电力系统中一种特殊的动态现象,通常发生在发电机与交流输电系统之间,由于电力电子装置或机械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系统出现低于工频的频率振荡。这种振荡可能引发设备损坏、系统不稳定甚至大面积停电,因此需要有效的监测与控制措施。
《DLT 2251-2021》对次同步振荡的监测与控制系统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监测系统的功能、性能指标、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信号分析手段以及控制策略等。标准强调了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次同步振荡的发生。
在监测方面,标准规定了监测系统应具备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及数据传输方式。例如,系统应能实时采集发电机转速、电流、电压等关键参数,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以识别次同步振荡的特征。同时,监测系统还应具备报警功能,当检测到异常振荡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在控制方面,《DLT 2251-2021》明确了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控制逻辑以及执行机构的要求。控制策略应根据次同步振荡的特性,采用合适的控制手段,如阻尼控制、功率调节或励磁控制等,以抑制振荡的发展。标准还提出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
此外,该标准还对次同步振荡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标准鼓励采用先进的监测与控制技术,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次同步振荡问题日益突出,因此《DLT 2251-2021》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相关设备制造商和科研机构提供了研究方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次同步振荡监测与控制技术将更加成熟,进一步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DLT 2251-2021 次同步振荡监测与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相关单位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推动电力系统向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向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