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2238-2021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技术规范》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行业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事故备用容量的配置与管理。该标准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在发生突发性故障或负荷波动时,能够迅速响应并维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的定义、分类、配置原则、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要求等内容。通过明确事故备用容量的配置依据和技术指标,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
事故备用容量是指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负荷突增或其他意外情况而预留的发电能力。其主要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因局部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同时提高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DLT 2238-2021》根据电力系统的规模、结构、负荷特性以及电源类型等因素,提出了不同的事故备用容量配置要求。标准强调了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段内备用容量的动态调整,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实时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事故备用容量的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电源的可调度性、电网的拓扑结构以及备用电源的响应速度等。标准还建议采用先进的分析工具和仿真技术,对备用容量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平衡。
此外,该标准还明确了事故备用容量的监测和评估机制,要求电力企业定期对备用容量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同时,鼓励采用智能化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提升备用容量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DLT 2238-2021》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向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系统复杂度的不断提升,事故备用容量的配置面临新的挑战。因此,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