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2075-2019 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架构设计与实施。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电力企业,包括发电、输电、供电和用电等环节,为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化体系提供了技术依据和管理框架。
该标准的制定背景源于电力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如信息孤岛、系统重复建设、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为了推动电力企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DLT 2075-2019应运而生。通过标准化的信息化架构,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
DLT 2075-2019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信息化架构的基本原则、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划分、技术要求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其中,总体框架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这四个层次共同构成了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的基础结构。基础设施层主要涉及网络、计算、存储等硬件资源;数据资源层则关注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应用支撑层提供通用服务和接口;业务应用层则面向具体的业务场景,如调度、运维、营销等。
在功能模块划分方面,DLT 2075-2019强调了信息化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以便于系统的灵活扩展和维护。同时,标准还提出了对信息安全、系统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确保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此外,DLT 2075-2019还特别关注了电力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的结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架构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支持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等新型业务的发展。因此,标准中也包含了对未来技术演进的前瞻性思考。
在实施建议方面,DLT 2075-2019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分工、注重人才培养、强化项目管理等。这些措施旨在帮助电力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落实信息化架构标准,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
总的来说,《DLT 2075-2019 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是一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行业标准,不仅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电力行业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该标准将在未来的信息化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