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2041-2019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承载能力评估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指导。该标准于2019年发布实施,适用于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或输电网时的承载力评估工作。
分布式电源通常指容量较小、接入电压等级较低的发电设备,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小型燃气轮机等。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然而,其接入可能对电网的稳定性、电能质量及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科学评估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承载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DLT 2041-2019》标准明确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计算方法和评估流程。该导则强调了评估应结合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负荷特性、电源类型及接入方式等因素,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规定了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电压波动范围、频率偏差、谐波污染、无功功率平衡及系统稳定性等关键指标。同时,还提出了不同场景下的评估方法,例如基于潮流计算、暂态仿真及概率统计分析等手段,以全面反映电网的承载能力。
此外,《DLT 2041-2019》还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分布式电源制定了相应的接入方案,并提供了具体的评估步骤和数据采集要求。这些内容有助于电网企业合理规划电源接入,避免因过载或不稳定运行而引发事故。
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接纳能力,还能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提高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总体来看,《DLT 2041-2019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是当前中国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分布式电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