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959-2018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状态评价导则》是由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制定的,旨在规范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状态评估方法和流程。该导则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状态评价依据。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实现电压测量的设备,相较于传统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DLT 1959-2018》导则的发布,填补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状态评价方面的标准空白,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该导则详细规定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确保了状态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导则中明确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状态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客观性、动态性和实用性。评价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设备的设计参数、运行环境、历史数据、试验结果以及故障记录等因素,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状态评价的内容方面,《DLT 1959-2018》涵盖了设备的结构性能、电气性能、绝缘性能、温度特性以及通信功能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性能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判断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是否存在潜在故障风险。
导则还规定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状态评价的方法,包括在线监测、离线检测、定期巡检和专项测试等。在线监测主要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离线检测则通过专业仪器对设备进行详细的性能测试。定期巡检和专项测试则是针对特定问题或异常情况开展的针对性检查。
在评价指标方面,导则设定了多个关键参数,如电压误差、相位误差、输出稳定性、绝缘电阻、介质损耗等。这些指标的设定不仅考虑了设备的性能要求,也结合了实际运行中的常见问题,有助于准确判断设备的状态。
导则强调了状态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更换决策。对于处于异常状态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
此外,《DLT 1959-2018》还提出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状态评价的分级管理要求,将设备状态分为正常、注意、异常和严重四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的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这种分级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设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总体而言,《DLT 1959-2018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状态评价导则》是电力系统中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