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943-2018 合并单元现场检验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电力系统中合并单元的现场检验工作。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及相关设备的现场检验。
合并单元是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设备,主要负责将来自互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同步方式传输给保护、测控等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对合并单元进行严格的现场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规范详细规定了合并单元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条件及结果判定等内容。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精度测试、时间同步性能测试、通信接口测试以及抗干扰能力测试等。通过这些项目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合并单元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检验方法方面,规范强调应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检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还要求检验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湿度、电源电压、电磁干扰等,均需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此外,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必须经过校准,并且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对于检验结果的判定,规范明确了合格与不合格的标准。若所有检验项目均满足要求,则判定为合格;若存在任一项目不符合标准,则需进行整改并重新检验。对于不合格的设备,不得投入使用,必须查明原因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本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中合并单元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促进了智能电网建设的规范化发展。
此外,规范还特别强调了现场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止误操作、确保接地良好、避免高压危险等,以保障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之,《DLT 1943-2018 合并单元现场检验规范》是电力系统中合并单元检验的重要依据,对于提升设备性能、保障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该规范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应用需求。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