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859-2018 水电厂转速监测装置技术条件》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水电厂中转速监测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各类水力发电机组的转速监测系统,为确保水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其制定背景源于近年来我国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水电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广泛应用,转速监测作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也日益严格。
在技术条件方面,《DLT 1859-2018》明确了转速监测装置的基本功能、性能指标、结构要求、环境适应性、电气安全、数据采集与传输、故障诊断与报警等多方面的内容。标准规定了监测装置应具备的测量精度、响应时间、抗干扰能力等关键参数,以确保在复杂工况下仍能准确可靠地完成转速监测任务。
此外,标准还对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接线方式、调试流程以及日常维护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要求监测装置应安装在易于观察和维护的位置,避免受到机械振动、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强调了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以保证其测量精度和工作稳定性。
《DLT 1859-2018》还特别关注了转速监测装置的智能化发展。随着智能电网和数字化电厂建设的推进,监测装置不仅需要实现基本的转速检测功能,还应具备数据存储、远程通信、故障预警等高级功能。标准鼓励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方法,提高监测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
在安全性方面,标准对监测装置的电气安全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绝缘电阻、耐压测试、接地保护等,以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对于高温、高湿、粉尘等恶劣环境下的运行条件,标准也给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技术建议。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水电厂设备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一技术规范,有助于推动水电设备制造企业按照标准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也为水电厂的运行维护人员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增强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总体来看,《DLT 1859-2018 水电厂转速监测装置技术条件》是一项具有较强实用性和指导性的行业标准,为我国水电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