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752-2017 热电联产机组设计能效指标计算方法》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和指导热电联产机组在设计阶段的能效指标计算方法。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7年实施以来,在推动热电联产技术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是一种同时生产电力和热能的高效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将原本用于发电的燃料同时用于供热,显著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热电联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制定统一的设计能效指标计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DLT 1752-2017》主要规定了热电联产机组在设计阶段的能效指标计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热电比、供电煤耗、供热煤耗、综合效率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式。这些指标不仅反映了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还为后续运行、优化以及政策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标准适用于以燃煤、燃气或其他燃料为能源的热电联产机组,涵盖了从设计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通过明确的计算方法,确保不同类型的热电联产项目在能效评估上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从而促进技术交流与推广。
在计算过程中,《DLT 1752-2017》强调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相关参数应基于实际运行数据或合理的预测模型进行获取。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多种计算模型和公式,用户可根据具体项目特点选择适用的方法,确保计算结果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该标准的发布不仅有助于提高热电联产项目的整体能效水平,还能有效支持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同时,它也为政府监管、企业规划和科研机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体来看,《DLT 1752-2017 热电联产机组设计能效指标计算方法》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的技术规范。它不仅规范了热电联产机组的设计流程,也推动了能源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