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749-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监造导则》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余热锅炉的制造过程,确保其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中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的余热锅炉设备,涵盖了设计、制造、检验、试验及验收等各个环节。
余热锅炉作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回收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中的余热,用于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因此,余热锅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DLT 1749-2017标准的制定,为余热锅炉的制造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操作依据。
在标准中,首先明确了余热锅炉的设计要求。包括锅炉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热力计算、受热面布置等内容。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锅炉的工作环境、烟气参数、热应力分布等因素,确保锅炉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标准还强调了设计文件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要求制造单位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
其次,标准对制造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焊接工艺评定、无损检测、压力容器制造、部件加工等关键环节。焊接是余热锅炉制造中的核心工序,标准要求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同时,对焊接接头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焊缝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余热锅炉的检验与试验内容。主要包括出厂前的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水压试验、气体泄漏试验等。这些试验项目能够有效验证锅炉的密封性、强度和整体性能,确保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对于关键部件,如受热面管子、集箱、阀门等,还需进行专项检测,以保证其质量符合标准。
在验收方面,DLT 1749-2017标准提出了详细的验收流程和要求。制造商需提供完整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材料合格证、焊接记录、无损检测报告、试验记录等。同时,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现场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规定。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余热锅炉的制造过程,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运行中的故障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国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总之,《DLT 1749-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监造导则》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余热锅炉的制造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质量保障。它的出台不仅提升了我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的制造水平,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