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744-2017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制备系统选型导则》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为循环流化床锅炉(CFB锅炉)的煤制备系统选型提供技术指导和规范。该标准适用于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的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对提高锅炉运行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规定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煤制备系统的选型原则、设备配置要求、工艺流程设计、系统性能指标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煤质特性、锅炉参数、环保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明确了煤制备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选型方法和技术路径,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锅炉稳定、高效、安全运行的需求。
标准中提到的煤制备系统主要包括破碎、筛分、输送、存储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根据实际煤质情况和锅炉需求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对于高水分、高灰分的煤种,需要配备更高效的干燥和筛分设备;而对于易结块的煤,则应考虑增加防粘结措施。此外,标准还强调了设备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经济性,要求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
在工艺流程设计方面,《DLT 1744-2017》提出了合理的流程布局方案,包括原煤仓、给煤机、破碎机、筛分机、输送皮带、煤粉分离器等关键设备的配置顺序和连接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如高温高压、中温中压等,提供了相应的选型建议,确保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燃烧工况。
标准还对煤制备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煤的细度、水分含量、均匀性等关键参数。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锅炉的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因此在设计和选型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例如,煤的细度通常要求达到一定的筛余量,以确保燃料在炉内充分燃烧;而水分含量过高则可能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甚至导致结焦等问题。
此外,《DLT 1744-2017》还特别强调了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技术要求。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制备系统的设计不仅要满足锅炉运行的基本需求,还要尽可能减少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为此,标准推荐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设备,并优化系统运行参数,以实现绿色低碳的目标。
在运行维护方面,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操作规程和维护建议,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状态、清理积煤、调整运行参数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可以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保障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DLT 1744-2017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制备系统选型导则》是一份重要的行业标准,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制备系统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其发布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燃煤发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依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