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708-2017 电力系统顺序控制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电力系统中顺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应用。该标准适用于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等各个环节的顺序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管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顺序控制是指在电力系统中,按照预定的逻辑顺序对设备进行操作的一种自动化控制方式。它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电厂、配电网等场景,能够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DLT 1708-2017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电力系统顺序控制的基本原则、功能要求、系统结构、通信协议、操作流程、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标准强调了顺序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可维护性,要求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
在功能要求方面,DLT 1708-2017明确了顺序控制系统的操作模式、状态监测、异常处理、操作记录等功能模块。系统应能根据预设的逻辑条件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同时具备手动干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系统结构部分,标准提出了顺序控制系统的分层架构,包括监控层、控制层和执行层。各层级之间通过可靠的通信网络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指令的准确下发。同时,标准还对通信协议进行了规范,确保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在操作流程方面,DLT 1708-2017强调了顺序控制的标准化操作流程,要求系统具备清晰的操作步骤和逻辑判断机制。所有操作均需经过验证,确保符合安全规范。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操作日志的记录与保存要求,以便于后续的追溯与分析。
安全防护是DLT 1708-2017的重要内容之一。标准要求顺序控制系统具备完善的网络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同时,系统应具备故障自诊断和告警功能,能够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提示,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DLT 1708-2017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顺序控制的标准化水平,促进智能电网建设。通过统一的技术规范,可以减少设备选型的复杂性,降低系统集成难度,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此外,该标准还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了技术人员在系统设计、调试和运维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能够更好地保障顺序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DLT 1708-2017 电力系统顺序控制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电力系统顺序控制的规范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该标准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深远影响。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