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486-2015 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的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5年实施以来,对提升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促进智能电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标准适用于交流50Hz或60Hz、额定电压为220V或380V的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这些电能表主要用于居民和小型商业用户的用电计量,能够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如峰、谷、平)进行电量的分时计量,从而实现电费的差异化管理。通过多费率计量,用户可以更合理地安排用电时间,降低用电成本。
在技术性能方面,《DLT 1486-2015》对电能表的基本参数、精度等级、工作条件、功能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标准明确了电能表的有功电能量测量误差范围,确保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还对电能表的通信接口、数据存储能力、显示功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满足现代智能电表的功能需求。
此外,该标准还对电能表的结构设计、防护等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电能表应具备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同时,电能表的外壳材料应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
在检验与测试方面,《DLT 1486-2015》规定了电能表出厂前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基本误差测试、起动试验、潜动试验、温度影响试验等。这些测试项目能够全面评估电能表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为了保证电能表的质量和一致性,标准还对生产企业的资质、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认证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企业需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并通过相关检测机构的认证,方可将产品投放市场。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能表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DLT 1486-2015》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未来电能表的发展方向,为后续技术升级预留了空间。例如,标准中提到的通信功能和数据采集能力,为未来的远程抄表、负荷管理、用电分析等功能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DLT 1486-2015 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技术规范》是指导我国单相电能表设计和应用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于提高电能计量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规范了产品的技术要求,也为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