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346-2021 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是由中国电力行业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激光扫描作业的实施过程。该标准适用于采用直升机搭载激光扫描设备对输电线路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工作流程,为电力行业的现代化管理和智能化运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输电线路巡检方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运维需求。直升机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三维空间数据获取手段,能够快速、全面地获取输电线路的几何形态、路径信息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非接触式测量等优势。DLT 1346-2021的出台,正是为了在实际应用中确保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本规程从技术要求、设备配置、作业流程、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首先,在技术要求方面,明确了直升机激光扫描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扫描频率、点云密度、定位精度等关键参数,并对飞行高度、速度及气象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设备配置方面,规程详细列出了直升机平台、激光扫描仪、惯性导航系统(INS)以及数据存储与传输设备的技术要求,强调了各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和数据同步性。同时,对人员资质、安全培训以及应急处理机制也做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可控。
在作业流程方面,DLT 1346-2021将整个直升机激光扫描作业分为准备阶段、飞行作业阶段和数据处理阶段。准备阶段包括航线规划、设备调试、气象评估等内容;飞行作业阶段则涉及飞行操作、数据采集及实时监控等环节;数据处理阶段则涵盖了点云数据的预处理、分类、建模以及成果输出等步骤,确保最终成果符合工程应用的标准。
此外,规程还特别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多维度校验,包括空间一致性、时间连续性以及几何精度等,确保最终成果的可靠性。同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如线路走廊清理、隐患识别、地形测绘等,制定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DLT 1346-2021的发布,不仅填补了我国在直升机激光扫描作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白,也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电力系统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持续完善,直升机激光扫描技术将在电力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