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306-2013 电力调度数据网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旨在规范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该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调度通信的专用数据网络,涵盖了网络架构、设备配置、通信协议、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
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现代电力系统对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调度数据网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不仅承担着调度指令的传输任务,还涉及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故障处理等关键功能。
DLT 1306-2013规定了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基本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的划分,明确了各层次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核心层负责高速数据交换和路由选择,汇聚层实现区域内的数据聚合与转发,接入层则连接各类终端设备,确保数据的高效传输。
在设备配置方面,标准提出了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关键设备的技术要求,强调设备的性能指标、冗余配置和可靠性设计。同时,规范还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建议采用双链路、多路径的结构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通信协议是电力调度数据网的重要组成部分,DLT 1306-2013明确了常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如TCP/IP、OSPF、BGP等,并规定了它们在电力调度环境中的应用方式。此外,标准还引入了电力专用协议,如IEC 60870-5-104,以满足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需求。
安全防护是该标准的重点内容之一,针对电力调度数据网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规范提出了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网络边界防护、访问控制、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确保电力调度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DLT 1306-2013还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运维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网络监控、故障诊断、日志记录和定期维护等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可以有效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也为相关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了统一的参考依据。
总之,《DLT 1306-2013 电力调度数据网技术规范》是一项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标准,为我国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