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272-2013 多点变位计装置》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对输电线路杆塔、桥梁等结构的变形进行监测。该标准规定了多点变位计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旨在确保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多点变位计装置是一种用于测量多个测点位移变化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领域,特别是在输电线路的建设与维护过程中。通过对杆塔基础、塔身及导线等关键部位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异常,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DLT 1272-2013 标准适用于各类多点变位计装置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标准中明确了装置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通信模块和电源系统等部分,并对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以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规定了多点变位计装置的工作温度范围、抗干扰能力、测量精度、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的设定是为了保证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的需求。同时,标准还对装置的安装方式、布设位置以及与其他监测系统的兼容性进行了规范。
试验方法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型式试验、出厂检验和现场测试等内容。型式试验用于验证装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而出厂检验则确保每台装置在交付前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现场测试则是为了评估装置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性能表现,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检验规则部分明确了不同情况下装置的检验项目和判定标准。例如,对于新开发的装置需要进行全面的型式试验,而对批量生产的装置则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此外,标准还规定了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式,以确保只有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在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方面,标准也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装置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制造商信息等,以便于识别和管理。包装应具备防潮、防震和防尘功能,确保装置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储存时应避免高温、潮湿和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DLT 1272-2013 的发布和实施,为电力系统中多点变位计装置的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升监测设备的质量水平和应用效果。随着电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该标准在保障电网安全、提高运维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