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234-2013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旨在规范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各类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及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分析工作。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中国电力系统快速发展带来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确保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及发生故障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稳定计算,可以有效评估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水平,并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DLT 1234-2013涵盖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模型的建立、计算方法的选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以及计算结果的应用等。标准中明确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的基本原则,强调了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可重复性。
在系统模型建立方面,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的计算目的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如静态模型、动态模型以及机电暂态模型等。同时,对模型参数的获取与校核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模型的真实性和适用性。
在计算方法上,DLT 1234-2013规定了多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如潮流计算、暂态稳定计算、小干扰稳定计算以及电压稳定计算等。每种计算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计算步骤,标准中详细描述了这些方法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对于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标准引入了多种评估方式,包括系统裕度、稳定极限、失稳判据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准确判断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的稳定性状态,为运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标准还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与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计算结果不仅是系统运行状态的反映,更是制定运行策略和优化措施的基础。因此,标准强调了计算结果的解释、验证和反馈机制,确保计算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实际运行。
DLT 1234-2013的实施对于提升中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一技术规范,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的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DLT 1234-2013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领域的重要指导文件,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