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217-2013 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的设计、制造、试验及应用。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3年起实施,适用于电力系统中采用磁控技术的可控并联电抗器,为相关设备的选型、安装、运行和维护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是一种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来改变电抗值的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补偿和电压调节。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铁芯的饱和特性,通过控制励磁电流的大小,实现对电抗值的连续调节,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相比传统的固定式电抗器,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广、损耗低等优点。
《DLT 1217-2013》标准涵盖了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基本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结构设计、试验方法以及安全防护等内容。标准中明确了设备的额定参数,包括额定容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同时规定了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条件和性能要求。此外,还对设备的机械结构、绝缘水平、冷却方式、噪声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规范。
在试验方法方面,标准详细列出了各项试验项目,如绝缘电阻测试、介质损耗测试、温升试验、短路试验、空载试验等,确保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具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同时,针对磁控型电抗器的特殊性,还增加了对励磁控制系统的测试要求,以验证其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标准还强调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在设计阶段应考虑设备的抗震能力、防潮性能以及电磁兼容性;在制造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工艺规范,确保各部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在安装和运行阶段,应按照规范进行调试和监测,防止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系统异常。
《DLT 1217-2013》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技术水平,也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发展,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将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之,《DLT 1217-2013 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