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198-2013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规定》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的技术管理要求,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该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由相关电力科研机构和电力企业共同起草,于2013年发布实施。
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频率、波形等参数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电设备的安全使用。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型电力设备的广泛应用,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制定统一的电能质量技术管理规定显得尤为重要。
DLT 1198-2013标准涵盖了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包括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频率偏差等。针对这些指标,标准明确了各类电力设备和用户在电能质量方面的技术要求,并对监测、评估、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在电压偏差方面,标准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下的允许偏差范围,以确保电力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对于电压波动与闪变,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限值,用于评估照明设备等对电压变化的敏感性。此外,针对谐波问题,标准要求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含量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以防止谐波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害。
三相电压不平衡是影响电动机等设备运行的重要因素,DLT 1198-2013标准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不平衡度的计算方法和允许范围。同时,对于频率偏差,标准也设定了合理的限值,以保证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性。
该标准不仅适用于发电、输电和配电环节,还适用于电力用户,特别是大型工业用户和重要负荷用户。通过严格执行DLT 1198-2013标准,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电能质量水平,减少因电能质量问题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
DLT 1198-2013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强电能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标准也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使其在电能质量管理方面有据可依。
在实际应用中,DLT 1198-2013标准需要结合具体的电网结构、负荷特性以及设备运行情况来灵活执行。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电能质量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之,《DLT 1198-2013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规定》是一项重要的电力行业标准,为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其实施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保障用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